近日,海底捞推出了一系列玻璃瓶装的果汁气泡水,目前有山楂汽水、桃桃汽水和杏子汽水三款不同口味。
与市面上常见的气泡水有所不同,海底捞果汁气泡水是将山楂、杏、红枣、乌梅等水果及果干与陈皮、金银花、洛神花、冰糖等配料进行组合创新,加入气泡后放入玻璃瓶罐装,因此在卖点上强调“天然原料”“解油解腻”。
据了解,目前海底捞这款自有品牌气泡水已经在门店上线,并在其会员商城和天猫旗舰店上有出售,300ml规格的产品零售价在8元左右。
实际上,这并不是海底捞在自有品牌饮品上的首次布局。
此前,海底捞还曾在2017年推出啤酒,2018年推出“鲜小菌”乳酸菌饮料。而此次除了果汁气泡水外,还有“桂花米露”、“海盐荔枝气泡果酒”等自有品牌饮品。
众所周知,自有品牌的毛利相对更高,而且对餐饮企业来说,饮品与就餐的场景很协调,也利于被消费者所接受,更避免与其他传统品牌的竞争。
海底捞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,海底捞还将围绕火锅场景、极致性价比及健康三个方面持续推出自有饮品,目前正在研发一款0糖0卡的原味苏打水饮品,取自千岛湖水源地,将作为海底捞的基础款配饮。
近年来,海底捞不断进行跨界尝试,先后推出“十八汆”、“捞派有面儿”、“佰麸私房面”、“新秦派面馆”、“饭饭林”、“秦小贤”以及火锅食材超市等副牌,今年6月其新业态Hi捞小酒馆也在北京亮相。
不过,副牌之路并不坦途,日前,海底捞被曝在郑州开的土豆粉店——乔乔的粉倒闭了,只开了不到10个月。
数据显示,2021年上半年,海底捞实现营收200.94亿元,同比增长105.9%;净利润9650万元,同比增长110.0%。但是,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,海底捞在净利方面出现了大幅下降。
在这样的境况下,海底捞跨界做一些新的尝试也就不足为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