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登录

欢迎来到金商网! 「设为首页」「加入收藏」
金商网首页金商资讯行业#疫后商业地产# 武汉“重启”后 餐饮业太难了!但开店还不如“关店”!
更多 >新闻推荐
更多 >百科推荐
更多 >项目招商
更多 >资料下载

#疫后商业地产# 武汉“重启”后 餐饮业太难了!但开店还不如“关店”!

2020-04-15 10:24 餐饮O2O

核心提示:对于大多数餐饮人而言,堂食短期内难以恢复,外卖收入杯水车薪,这些餐饮老板从一个月前就开始“花式自救”。   有餐饮老板表示,营业额只恢复到了平时20-30%的水平,是及时止损还是努力自救,陷入两难。

  4月8日,时隔76天,武汉迎来“重启”。城市解封了,武汉餐饮人却叫苦不迭。

  第一道坎就是房租。

  “我们所有门店都收到了商场复工的通知,这就意味着要交房租了,但是我们根本没有钱交。”詹姆仕芝士排骨武汉地区加盟商周政说。

  2-3月份,餐厅虽然无法营业,但大部分物业减免了租金,资金压力不大,解封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,餐企老板都收到了物业方今年第二个季度的催租函件。

  他们算了一笔账:武汉餐饮行业的租金水平是240-280元/平,200-300平米的店铺一个季度的房租是15-25万,如果是拥有20家连锁的餐饮品牌,那就要在熬过了2个月的关店期后,一口气交出400万左右的房租。而餐饮行业的通常做法是,年前就把现金流花在了交付供应商货款和春节备货上。

  另一道坎来自收入端。从近几日武汉餐饮业的恢复情况来看,短暂的报复性消费只存在于热干面、小龙虾等和“城市印记”相关的品类。

  

  对于大多数餐饮人而言,堂食短期内难以恢复,外卖收入杯水车薪,这些餐饮老板从一个月前就开始“花式自救”。

  有餐饮老板表示,营业额只恢复到了平时20-30%的水平,是及时止损还是努力自救,陷入两难。

  从武汉解封几天来的情况看,他们对市场的预期更加悲观:开业等于亏损,复工会加速餐企的死亡。解封后,武汉餐饮人面临着多重考验。

  01 堂食没法开,餐饮还要熬

  尽管寒冬漫长,毕竟春天已到。其实在解封之前,武汉餐饮业已经燃起了“星星之火”。

  4月6日,武汉街头开张的老字号热干面店铺,8点钟就有人在门外排队,店员们忙得热火朝天。热干面绵柔的芝麻香,又一次飘散在武汉的大街小巷。

  

  据武汉蔡林记热干面吉庆街店店长周秋香介绍,从3月24日恢复营业起,接到的订单一天比一天多,将近600斤面条,不到中午便可全部售罄。

  据央广网3月31日报道,一周以来,武汉外卖订单增幅超三倍。小龙虾、热干面、烧烤成为武汉人的最爱,其中小龙虾品牌门店的外卖单量增幅单周更是激增高达11倍。

  盒马数据显示,3月底以来,武汉市场的螺蛳、活鱼、活虾等活鲜销售上涨,鲜活小龙虾销量相比上周涨幅达330%。因此,盒马鲜生在疫情期间就新开了2家门店,最近这家店开业于4月6日,就是为了应对解封后的武汉市场的消费猛增。

  武汉一家拥有十几家门店的餐饮老板熊飞介绍,虽然疫情期间损失惨重,但外卖在传出武汉解封的那天卖出了60单,而同商场的另一家餐企做到了2万元的销售额。

  武汉某餐厅总经理万红介绍,他们为会员做的荷香粉蒸肉、手工肉圆,第一次就上线了30份,结果被秒抢,现在正在逐步增量。关键的是,他们的信心恢复了。

  在武汉有十家连锁店的米国煲仔饭创始人李柏稼认为,压垮一家企业的不是灾难本身,而是人心。只要人心不涣散,就还可以把所有事情恢复起来。

  疫情期间,武汉大中小型餐饮企业都纷纷行动起来,为一线医护人员和社区提供爱心菜。那时候,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“救人”。如今武汉解封,他们需要做的是“救店”。

  对此,李柏稼早就下定决心,哪怕把房子卖掉租房住,也要保住9年的品牌和一线并肩作战的员工。以武汉为大本营发展起来的周黑鸭老板周富裕也表态:配合政府,不拖欠员工工资,尽快恢复正常。

  

  3月18日,湖北省防控指挥部发布了《湖北省内企业复工复产通告》,湖北省内复工企业分四类,堂食类餐饮、酒吧、影剧院等人员聚集度高,场所相对封闭,容易造成聚集类感染的商家,属于第四类企业,在疫情解除前不得复工复产。

  因此即使现在城市已经解封,武汉餐饮也可能要等到4月底才能开放堂食。而越是接近复工,武汉餐饮人越是紧张焦虑,因为复工之前,还有两道大坎等着他们。一道是房屋租金能否减免,另一道是消费者对于堂食消费的信心度。很多熬不下去的餐饮店,只能面临倒闭、关店的现状。

  武汉本地的餐饮协会也在积极行动。3月26日,协会发布《创建无疫情餐饮企业规范》,为即将复工复产的餐饮企业提供防疫指南。

  此外,协会还将通过创建“无疫情”餐饮企业、评比“放心餐厅”、打造无接触式“机器人餐厅”等多种方式,加快武汉餐饮业的复苏。

  另一面,武汉餐饮人与房东、商场之间已经在报团取暖。终于等到正式解封的武汉人也在释放消费“库存”:过早热潮已经来临,夜宵也会火起来的。

  根据武汉交警的大数据统计,目前全市在途流量已恢复至正常状态的1/3,武汉12处商圈也在有序恢复营业,武汉蔡甸区已下文有序开放餐饮堂食。

  天助自助者。李柏稼的这句话,或许是对武汉餐饮未来的最好预测:“我相信,疫情之后,武汉的餐饮业会提升一个档次,成为全国的佼佼者。”

  02 外卖首当其冲,但难自救

  事实上,从3月30日开始,武汉各大商圈和商业综合体已陆续复工,在堂食严格管控的情况下,外卖成了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  但餐企老板普遍反映,后疫情时代,“报复性点外卖”没有出现,平台佣金又恢复到原有水平,外卖界已经杀成了血海。

  赵卿公司旗下的火锅店从3月1日就上线了外卖,每天的收入在维持7名员工的工资外,只剩5%-6%的利润。

  情况从3月20日开始变得更糟,用赵卿的话说,伴随餐饮行业全面复工复产,无法堂食的情况下,所有餐企孤注一掷做外卖,本就不大的外卖市场变得“僧多粥少”。

  4月9日,据美团外卖数据显示,截至4月8日中午12时,武汉已有近六成餐饮商家恢复外卖业务。

  

  伴随武汉“解封”的,还有外卖平台的佣金费率。赵卿的火锅店此前5%-6%的利润,也是基于外卖平台二三月份在武汉地区的佣金减免政策,从4月6日开始,美团、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的提点恢复到原有水平。

  以赵卿的火锅店为例,签约美团独家的佣金比例是18%,非独家的比例是22%-26%。

  与此同时,非餐饮界选手也进场了。

  武汉快餐连锁品牌米国煲仔饭创始人李柏稼介绍,部分KTV、足疗的连锁品牌,如纯K、水之梦,在武汉地区也开始外卖盒饭了。这让外卖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。

  据赵卿回忆,和他在同一商场的快餐品牌为了加大单量,在外卖平台上做起了“满39减14”的优惠活动,再减去平台20%左右的抽佣,几乎无利可图。

  周政的詹姆仕芝士排骨自4月7日上线外卖平台,首日订单数为零。“餐饮靠外卖养活是不可能的。”外卖平台的抽佣费率一直在涨,他实在无力再额外花钱参与美团、饿了么的“竞价排名”,只能“甘居人后”。

  据他介绍,某烤鱼类连锁餐饮品牌,和他在同一个商场的门店,上线外卖平台两天,只卖出去了一条鱼。

  同时,赵卿也在想办法压缩各项支出。他旗下有3个品牌,目前还剩10家门店(疫情期间关了3家)。所有门店均在外卖平台上线,但线下只营业一家,所有门店的菜品由这一家制作。

  至于大餐饮,谭鸭血火锅、原始部落餐厅、胖哥俩肉蟹煲、娘惹群厨等品牌,均表示“靠外卖无法自救”。

  其中,原始部落餐厅创始人邵建兵表示,复工期间,开业门店的外卖收入只恢复到了40%,目前处于亏损状态,即将面临关门的边缘。

  03 社区团购值得一试?

  社区团购,因为抽佣稍低,顺理成章成为了餐饮人“外卖的替换方案”。

  多位餐饮老板表示,与外卖平台的抽佣比例相比,社区团购团长的抽成更加划算,一般在6%-10%,但试水后发现,这种看似足够下沉的方式,并不适用于所有品类。

  周政是从4月6日开始做社区团购的,他找到两个做团长的朋友,针对单点突破,不过效果有限。原因是他餐厅的詹姆仕芝士排骨单价高(两个套餐价分别是159元、179元,现在的团购价是79元、89元),需求少,提成低,不是团长喜欢的品类,而一天20、40的单量只能算是个人团购。

  

  团长,类似于小区里的大V,这一职业受平台雇佣,基于社区邻里关系,负责在平台上建群运营、推荐产品、销售及分发货品。

  在餐企都争先“下单”的情况下,团长更有话语权,他们更愿意推荐需求量大的产品,比如米面粮油,热干面、牛肉粉、馄饨等。“随便一卖,抽成就能上千。”周政说。

  蔡汉文热干面在武汉有三十余家门店,热干面第四代传人、蔡汉文餐饮总经理蔡大森表示,长时间的封锁让一部分习惯了在家吃早饭,也改变了消费习惯,蔡汉文热干面也在积极适应,目前正在拓展社区团购渠道。

  “复工之后,堂食短时间内不会恢复,热干面外卖和外带的数量能否达到以往的光景也很难说。”蔡大森对行业持悲观态度。

  武汉餐饮连锁品牌易记酸辣粉,目前同样主要依靠顾客自提和社区团购两种方式,后者占比较高。创始人易文胜说,社区团购是由公司派车配送到社区,再由团长对接,品牌会给团长6%-10%的提成。

  从4月9日开始,周政开始接散单了,9日当天送了20多个小区,7个小时在武汉三镇开车跑了200公里。周政开玩笑说自己,天天武汉一日游。

  周政单日里程数

  开始尝试社区团购的还有一些大型餐饮企业的供应商。据周政介绍,8日的解封是指离汉通道打开,对外交通逐步恢复,而武汉市内继续实行严格的封控措施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居民很难外出消费大餐饮。“我们的客户面临的情况比2-3月份更难。”餐企原料供应商汉口北金稻禾食品老板张欣表示,疫情期间,一些客户靠给医院送餐维持生计。

  但到了3月份,公司业绩几乎是断崖式下滑,降到了过去的10%,甚至5%。“行业里不成文的规定是,与大客户合作是有账期的,一般是30-45天。下游客户如果死了,我们的资金就没办法回笼。”她说。

  据张欣介绍,已经有三个大型客户通知他们要延迟2个月结算货款了,某网红奶茶品牌(武汉地区)就通知张欣,账期从原来的2个月延长到至少4个月。

  从2月9日至今,张欣服务的小区从最初的两个到现在的20多个,她坦言,顾客的消费能力从最初的两三百的客单价,到现在几十块钱凑一单。

  从张欣公司业务占比看,社区团购占到3成,服务餐企占到6成,不过以销售额计,全部销售额还不及原来的一成。

  “我预估在10月份之前,餐饮业依然是非常艰难的,我们不能一块等死。”她表示。

  04 员工餐、新零售、直播带货

  张欣并不算是行业里的悲观派,乐观派的判断是,“无法堂食”的情况可能要到7月份,悲观者则认为将持续至今年年底。

  不过共识是,外卖、社区团购都救不了武汉餐饮人,而面对未知的困难时期,是及时关店止损,还是努力自救,让所有人陷入两难。

  “我所接触的客户,有1/5的人都在做社区团购和针对办公人群的团餐。”张欣说。

  以张欣公司的社区团购业务为例,首先通过小程序推荐“每日一道菜”,小区居民想买的人参与接龙,第二天公司进行配送。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企业团餐。

  考虑到复工企业有团餐的需求,餐饮人赵卿公司旗下的一个中餐品牌,专门新增了25元-40元之间三个不同价位的便当产品。最新消息是,已有两家复工企业预订了员工餐。

  在特殊时期,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员工餐。据周政介绍,门店所在的商场有数百名员工,因为生意惨淡,商场的楼管让每家餐饮商户,每天在群里推出一道低折扣的员工餐菜品。“景象基本上是,今天你点我的,明天我点他的,商场里大多数商户只能互相点员工餐。”他说。

  “这次疫情,唯一不受疫情影响的是物流和新零售。”赵卿公司决定向上游走半步,开启新零售业务。

  他计划把离社区较近的街边门店,改造成一半餐饮堂食、一半餐饮超市,餐饮超市售卖与食材供应链厂家合作的半成品,再在店里开一个档,通过线上直播教学,教顾客如何制作这些半成品。

  

  “现在所有餐饮都是两难的境地,开业难,不开业也难,完全不开业也不行,即便企业能等,员工也不能等。但是不要一声号令,把所有店都开了,那只能是自取灭亡。”

  李柏稼建议,尤其是连锁品牌要逐步开店,比如第一步只开一家,这一家能活下来,再决定开第二家,在门店选择上,街边店的优势大于商场店。

  据赵卿介绍,某全国连锁的成都小吃连锁品牌于3月份开业了70%的门店,经营了1个月时间,又关了40%。该品牌负责人告诉他,关店,只亏房租;开店,还亏人工,开店还不如关店。

  赵卿算了一笔账,按照公司目前的收缩规模,如果业绩能达到年前销售额的70%,公司的现金流就能支撑到7月份,这个数字是基于可以恢复堂食,如果持续“不可堂食”,那业绩只能恢复到20%-30%的水平。

  张欣说,这个艰难期将持续到10月份,而武汉整个餐饮行业都要面临1-2年的恢复期,熬过的企业将会迎来一个蓬勃向上的新环境。

  诚然,对于武汉餐饮人来说,恢复元气尚需时日。祝愿在各方的助力下,已经开始自救的餐饮老板们,能尽快度过这道难关。

  

  总结

  疫情期间其他城市餐饮企业留下的经验,以下几点建议,提供给武汉餐饮人作参考:

  1.打破常规,优化产品线。比如砍掉部分定价高的,多提供性价比菜品。先做外卖,再有序恢复堂食。服务标准要细化、数字化。

  2.关注各方政策及社会层面的帮扶措施,合理利用,逐渐恢复现金流。

  3.激活私域流量。利用微信群、小程序等加大私域流量的开发,用品质、服务和持续触达用户,积累忠实客群。

  4.关注社区居民和在已经上班的白领顾客群消费变化,及时调整菜单,白领顾客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可打造一人食高性价比套餐,瞄准需求,可依靠已上班的白领顾客群的消费,使很多餐饮门店恢复正常。

  5.做好食安防护措施,疫情后人们会更倾向于安全卫生、营养健康的食物。

文章关键词:武汉 餐饮
有意转载本站内容,请与金商网联系。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否则视为侵权。若经同意转载,请注明文章来源和地址链接

上一篇:为何新冠日韩死亡率低,欧洲死亡率高?因为打了卡介疫苗

下一篇:卜蜂莲花湖南变革:大卖场面积缩至5000平方米,目标线上销售占比30%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