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义坊老街上有个叫小银柜巷的巷子,那里保留了昆明仅剩的一栋六合同春的建筑,它由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老宅改造而来。该建筑原为云南著名商号福春恒旧址,一方院落的的兴衰印证了昆明近百年来历史和社会的变迁。
银柜这个名字从这个老院子历史上处在的街道名称而来,这里曾被叫做小银柜巷,所以我们欣然拾起这个历史留下的礼物。”唐蕾说,它像一个精致而适宜的纹身,继续和这个院子朝夕相处的缠绵下去。
酒店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这幢建筑的原始风貌,房间里斑驳的花砖、客房精美的房门深深刻划着时间和历史的痕迹。老宅外观一切如旧,却从骨子里焕然一新。原来三楼的一个阁楼曾经是蒋家后人的图书馆,所以,这里还是它的“读书馆”。
在酒店中,既有充满伊斯兰风情的石拱券,也有云南传统的院落格局,甚至在墙壁上还残留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标语。
上世纪20年代,周作人在《北京的茶食》中写道:“我们于日用必须的东西以外,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,生活才觉得有意思。我们看夕阳,看秋河,看花,听雨,闻香,喝不求解渴的酒,吃不求饱的点心,都是生活上必要的——虽然是无用的装点,而且是愈精炼愈好。”
在这个世纪的今天,银柜精品酒店就如那一壶愈泡愈香浓的清茶。让你用一颗还没有被凡尘俗世吞噬掉的文艺之心,来体验旧时人们优雅闲适的生活方式,来找寻心中还存有的那片宁静之所。